為弘揚社會正氣,彰顯法治力量。2月29日,四川容大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黨委組織黨員、發(fā)展對象、入黨積極分子觀看了電影《第二十條》。
第二十條僅有四個字,在我國刑法四百五十二條規(guī)定中只占其一,但以此命名的影片,卻令人思緒萬千、感動落淚。拭去淚痕,收拾心情,電影散場后,那些關于電影內(nèi)核的思考如漣漪擴散,又如光束直抵內(nèi)心。

《第二十條》以生動的故事情節(jié)和鮮活的人物形象,講述了“正當防衛(wèi)”這個法律條文背后的公理人情,也以獨特的視角向普通公眾展示了法律人在面對法與理沖突時內(nèi)心的掙扎和糾結。電影中“法不能向不法讓步”、“我們辦的不是案子,而是別人的人生”等精彩的臺詞,都深深觸動著我。法律不僅僅是冰冷的規(guī)則、條文,它還包含著對天理人情的考量,法律工作者應該堅持正確適用法律,尊重民眾最樸素的情感和最基本的倫理道德訴求,讓民眾感受到法的尺度、理的適度和情的溫度。
——黨員沈弋力
法律是為了讓犯罪者的成本變高,而不是讓好人追求公平的成本變大”,影片中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,也讓我反思自己的行為準則,如何在自身利益和正義之間做選擇。當今社會,法律是不斷的向我們每一位普通人的真實心理期待做延伸,但它并不是用來滿足我們心理需求的,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懂法、知法的基礎上維護好自己的權益。相信隨著司法的進步,我們每個人都在向文明進步。
——入黨積極分子王雨萱
電影《第二十條》以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視角切入,講述時代洪流下的法治進程,要推翻歷史的慣性,推動法治的進步,是件很難的事,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,甚至以很多人的血肉之軀為代價,所以呂玲玲和韓明這樣的人真是平凡又偉大。也許有人覺得結局太理想化,可是現(xiàn)實中不是沒有類似的案例,想起了鄧玉嬌案,真正實現(xiàn)了情與法的統(tǒng)一。正如羅翔老師所說:“這個世界并不美好,所以美好是值得我們追求的?!敝戮茨切┭鐾强盏娜?。
——入黨積極分子楊舒婷
非常有意義的一部電影。笑中帶淚,邊哭邊笑。這個社會正義感越來越缺失,不是好人變壞了,而是壞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,壞人越來越囂張,好人不敢再做好事,不敢對弱者伸出援手,不敢對抗壞人,法對抗不法的代價太大。這部電影,讓人們看見了希望,若法能給見義勇為,正當防衛(wèi)的人足夠的法律保護和支持,那好人會越來越多,敢于對抗壞人的正義人士也會越來越多。而我們的下一代,也需要這樣的正向引導。若下一代都成長為自私自利、膽小怕事,對惡冷漠視而不見,那社會將會多可怕。希望我們的法律越來越完善。
——入黨積極分子李會蓉